類:前一測試項目試劑中含有緊跟其后測試項目所要測定的底物。此時殘留的污染物被帶入下一測試中,與該測試的試劑反應,可能會導致結(jié)果異常。引起這類交叉污染產(chǎn)生的物質(zhì)明確,并且可以定量分析。主要項目有:
1. ALT(IFCC法),AST(IFCC法)含高活性的LDH,會影響其后的LDH結(jié)果。
2. CK-NAC、CK-MB-NAC酶偶聯(lián)測定試劑含高濃度Glucose,會干擾其后的血糖測定,尤其對HK法干擾嚴重。
3. Glu(GOD法)、UA(尿酸酶法)、a-HBDH、TG、Ca(偶氮胂III法)、TC(CHOD- PAP)等均采用磷酸鹽緩沖液,會干擾位于其后無機鹽(P)的結(jié)果。
4. ALP(IFCC-AMP法),CK-NAC,CK-MB-NAC,TG(GPO法)試劑均含高濃度Mg2+會影響緊隨其后的Mg2+的結(jié)果。
5. TC、HDL-C、HDL-C、LDL-C采用膽固醇氧化酶法的試劑含膽酸鈉,會干擾緊跟其后的TBA結(jié)果,致假性偏高。
6. 以4NP-G4為底物的AMY試劑含Ca2+濃度高會影響其后測Ca2+的準確性。
7. TG,TC試劑中有LIP,會導致LIP的測試結(jié)果不真實。
該種類型的交叉污染單試劑終點法的受污染項目測試結(jié)果的抬高或降低反映的是攪拌桿的攜帶污染。因為試劑針攜帶進來的上一個測試的干擾物會和下一個試劑發(fā)生反應,由于攜帶量小,一般在試劑空白段(2min)即反應平衡。而雙試劑項目的測試結(jié)果反映的是試劑針和攪拌桿的綜合污染。
第二類:前一測試項目試劑中的某種(些)成份干擾緊隨其后測試項目所要測定的底物。引起這類交叉污染產(chǎn)生的物質(zhì)明確,但和類不同的是,前一測試殘留并帶入下一測試的污染物并非待測物本身,而是能與待測物進行其他的反應或顯色物質(zhì)波段重疊或引起測試條件的變化如PH值改變等,從而帶來對測試過程的干擾,這種干擾作用不易進行定量分析。主要項目有:
1. TC、HDL-C、HDL-C、LDL-C*終反應都是過氧化氫和4-氨基安替比林在過氧化酶的作用下產(chǎn)生醌亞胺顯色(505nm),因此這些項目間會相互干擾。
2. TP的檢測原理是
蛋白質(zhì)與銅離子生成紫藍色復合物,該顯色物質(zhì)在546nm有吸收峰,在波段500nm~600nm都有較大吸收;因此TP試劑可能影響500nm -600nm波段的終點法顯色測定(如TC,TG,UA等)。另外,TBIL(重氮法)和DBIL(重氮法)生成的偶氮物在546 nm下有吸收峰,因此TBIL(重氮法)或D-BIL(重氮法)會和TP相互干擾。
3. ALB(BCG)檢測原理是形成的藍綠色復合物在578nm有強吸收,且在整個500nm-700nm都有較強吸收,因此ALB試劑會干擾緊隨其后的500nm-700nm波段的終點法顯色測定(如UA等)。
4. ALT的R2(含NADH)及 CR的R2試劑(苦味酸,呈深黃色)在340nm有很強的吸收,會干擾緊隨其后的340nm免疫比濁終點法的測定(如PA,CRP等),且免疫比濁法的終點吸光度越低干擾越嚴重。
該種類型的交叉污染無法分出是試劑針還是攪拌桿攜帶進的污染對測試結(jié)果的影響,是兩者的綜合影響。
另外一些文獻報道:
ALT、AST、CK、CK-MB、Glu(GOD法和HK法)對TG有影響;
P對UA、CREA、D-bil(釩酸鹽法)、D-bil(重氮法)有影響;
Glu(HK)、UA、UREA、CREA(JAFF)、TP對Ca有影響;
TP對Mg有影響;
CK、CK-MB、UA對P有影響。
TC、TG、HDL-C、LDL-C、Glu(GOD)、CREA(酶法)、UA反應過程中有H2O2,ALT、AST、CK、LDH、CK-MB、a-HBDH 、Glu(HK)、UREA反應過程中有NADH,兩類反應間可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從而產(chǎn)生影響。
Mg試劑中含有EGTA,對Ca有影響。
CK、CK-MB中含有EDTA,對Ca、Mg有影響。
a-HBDH中含有碳酸鹽,對Ca有影響。
CK、CK-MB中含有EDTA能螯合ALP試劑中的Mg離子,從而影響ALP的檢測。
原創(chuàng)作者: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