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獻
*近發(fā)表在開放獲取期刊《微生物組》(Microbiome)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讓陽光透過窗子照進房間可以殺死生活在灰塵中的細菌。
美國俄勒岡大學的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在黑暗的房間中平均有12%的細菌存活且能夠繁殖。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有陽光照射的房間里只有6.8%的細菌存活,UV照射過的細菌中只有6.1%仍具備繁殖能力。
研究的通訊作者Dr Fahimipour說:“人類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nèi),這使得我們不可避免地暴露在攜帶各種細菌、甚至是致病菌的灰塵當中。因此了解我們居住建筑的特點會如何影響灰塵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這對我們的健康有何影響十分重要。”
黑暗中的灰塵會攜帶與呼吸系統(tǒng)疾病密切相關的微生物種類,而這些微生物在暴露于日光下的灰塵中含量很少。
作者們發(fā)現(xiàn)與黑暗中的灰塵相比,光下的灰塵中人類皮膚來源的細菌比例較小,室外空氣來源的細菌比例較高。這可能表明日光會讓室內(nèi)灰塵的微生物組成更類似于戶外發(fā)現(xiàn)的細菌群落。
研究人員制作了11個一模一樣的氣候控制微型房間,來模擬實際生活中的建筑,然后把住宅中收集的灰塵放入這些微型房間。作者對房間的窗戶進行了3種處理,使它們分別可以透入可見光、紫外線或無法透光。90天之后,作者從每個環(huán)境中都收集了灰塵,并對其細菌組成、含量和繁殖能力(活力)進行了分析。
Dr Fahimipour說:“我們的研究支持了一個有百年歷史的民間智慧,陽光有殺死灰塵顆粒上的微生物的潛力,但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理解陽光使灰塵上微生物組成發(fā)生變化的背后機理。我們希望隨著進一步的了解,我們能為像學校、辦公室、醫(yī)院和住宅這樣的建筑設計采光方案,以降低灰塵傳播細菌導致感染的風險。”
作者提醒說,研究中使用的微型室內(nèi)環(huán)境僅暴露于相對較窄范圍的光線劑量下。雖然研究人選所選擇的光劑量與大部分建筑中的光劑量相似,但是仍有許多建筑和地理特征會產(chǎn)生更低或更高的光劑量,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原創(chuàng)作者: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關推薦產(chǎn)品
請輸入要搜索的關鍵詞
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細胞凍存液,氨芐青霉素溶液,人白介素ELISA試劑盒,大鼠ELISA試劑盒,小鼠ELISA試劑盒,顯色試劑盒,新生牛血清,標準胎牛血清,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小鼠血漿,雞紅細胞,透明質酸酶溶液,微生物培養(yǎng)基,胰蛋白酶儲存液,兩性霉素B溶液,LB冷凍緩沖液,ABTS試劑,磷酸酶抑制劑,EB緩沖液,熒光染色試劑盒,肥大細胞染色液,人源基因質粒,胡蔓藤堿乙標準品,番茄紅素標準品,Pd-C-II標準品,知母皂苷E標準品,穿刺培養(yǎng)基,puc19質粒,CPD抗凝劑,熒光抗體稀釋液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qū)曹安公路5588號 電話:021-58999639 傳真:021-58999639 技術支持:阿儀網(wǎng) 總訪問量:7454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