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文獻
問:我養(yǎng)的是RAW264.7細胞,不知道為什么長得這么快?而且消化也很容易,好像和園子里其他養(yǎng)RAW細胞的很不一樣。一般傳代(1傳2)后大概16-20個小時左右就能夠長到90%,請問是應(yīng)該一定等到24小時再傳代,還是可以等長到90%(<24小時)如果沒到24小時就傳代的話,會對細胞狀態(tài)有影響么?
答:很多試驗中要求分盤后24h時再開始實驗(如轉(zhuǎn)染),除了讓細胞充分貼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使細胞達到正常代謝水平。從你的描述來看,如果細胞貼壁還比較快的話,個人認為可以進行傳代,若細胞密度過高達接觸抑制,細胞比較容易老化。
還有建議傳代時采用更低一些的稀釋度(1:3或者更低)。 感覺1:2太高了,建議到ATCC上查找一下,會找到*佳的subcultivation ratio。以便保證細胞的*佳狀態(tài),不要舍不得扔細胞,subculture的時候把細胞全用上,你的細胞長得快,頻繁的subculture,細胞不但不能優(yōu)化還可能會發(fā)生變異。
問:請問1:2太高了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1:3以上傳代呢?因為如果傳得太稀了,細胞長起來比較慢,可能有群集效應(yīng)。所以一般每天傳代,到底傳代頻繁是能夠改善細胞狀態(tài)還是像你所說得會造成變異呢?
答:剛幫你查下:RAW 264.7,Subcultivation ratio: A subcultivation ratio of 1:3 to 1:6 is recommended。Medium renewal: Replace or add medium every 2 to 3 days。所以說你1:2傳太高了,是這個意思。建議加大傳代比率,1:3或1:4傳。反復傳代勞命傷財,對細胞也有害,特別是細胞未到24h。細胞傳代的比率要適當。細胞太少,生長慢,因細胞生長需相互間有信號傳導。
細胞太多,也不好,因細胞太多會有“接觸抑制”。我也從ATCC上看過這個,不過由于我們養(yǎng)的細胞不可能和他們的條件完全一樣,所以對于傳代就不可能完全按照它們說的。不過看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哦,F(xiàn)在覺得,其實1:3傳代可能更適合現(xiàn)在的細胞生長速度,長得太快太慢了,細胞都擠的變圓了。細胞太少的時候會抑制它們的生長速度。
問:請教一下,為什么細胞太少的時候會抑制它們的生長速度呢?
答:細胞生長需要一定的輔因子,而這些不僅要求血清供給,還有細胞在培養(yǎng)過程中生成的,若細胞太少,會導致這類因子不足。有時候會在培養(yǎng)細胞時候,放一些伴生長細胞是這個原因,好像叫保姆細胞。我養(yǎng)的是骨肉瘤細胞,生長速度也很快。
我一般等長滿了就傳代,不是特別關(guān)注時間。你在傳代分瓶的時候多分幾瓶。但也不能太多,因為細胞太少的時候會抑制它們的生長速度?词鞘裁醇毎,如是生長比較旺盛的細胞,只要貼壁情況良好就可以傳。我培養(yǎng)的是hela細胞。復蘇后不到24小時的換液以后,過了-6小時就可以傳代了。但是好像對其他多數(shù)細胞建議還是24小時后傳。
原創(chuàng)作者: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關(guān)推薦產(chǎn)品
請輸入要搜索的關(guān)鍵詞
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細胞凍存液,氨芐青霉素溶液,人白介素ELISA試劑盒,大鼠ELISA試劑盒,小鼠ELISA試劑盒,顯色試劑盒,新生牛血清,標準胎牛血清,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小鼠血漿,雞紅細胞,透明質(zhì)酸酶溶液,微生物培養(yǎng)基,胰蛋白酶儲存液,兩性霉素B溶液,LB冷凍緩沖液,ABTS試劑,磷酸酶抑制劑,EB緩沖液,熒光染色試劑盒,肥大細胞染色液,人源基因質(zhì)粒,胡蔓藤堿乙標準品,番茄紅素標準品,Pd-C-II標準品,知母皂苷E標準品,穿刺培養(yǎng)基,puc19質(zhì)粒,CPD抗凝劑,熒光抗體稀釋液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qū)曹安公路5588號 電話:021-58999639 傳真:021-58999639 技術(shù)支持:阿儀網(wǎng) 總訪問量:7459672